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

自在嬉遊好大一團 。西藏

七月 17, 2007




親愛的朋友們:
很高興看到這麼多對於旅行充滿熱情的人,
有興趣一起前往西藏這個充滿神秘與人文的區域。

『眼睛上天堂,身體下地獄;靈魂回故鄉,這就是西藏』,
西藏知行書作者曹?英為西藏旅行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解。
無論您是還沒踏上西藏,或是已經走過了西藏;
我們相信你一定會對這趟的旅行永生難忘,因為它是『西藏』!

拉薩的布達拉宮、大小昭寺、藥王山、八墎街、哲蚌寺、色拉寺、羅布林卡,都是不可錯過的重要地點。而遊客稀少的帕邦卡寺、查拉魯普岩等,也是不同於一般旅行團的特別體驗。
到珠峰、羊湖、那木措、桑耶寺,絕對讓你感動到落淚喔。
能夠幸運的參與雪頓節哲蚌寺晒大佛、那曲賽馬節以及農村的望果節(望果節要看運氣好不好),
更是西藏旅行中一年一度的藏族大事喔。

一起出發吧。


不要害怕『身體下地獄』,因為年輕是有本錢迅速適應的。
讓我們一起『眼睛上天堂,靈魂回故鄉。』吧。

八月份預計出發日期:2007/08/04-2007/08/19 十六天

九月份預計出發日期:2007/09/08-2007/09/16 九天

十月份預計出發日期:2007/10/06-2007/10/14 九天

十一月份預計出發日期:2007/11/03-2007/11/11 九天

十二月份預計出發日期:2007/12/01-2007/12/09 九天

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

老房子。咖啡館變設計公寓

七月 12, 2007

有許多朋友
問到這樣的轉變 是為了甚麼
其實 把這篇文章歸納在老房子的分類
答案就出現了
老房子的改造與再利用
最大的困難往往在預算與創意
如果能夠聚集一群有共同想法的夥伴
不僅可以在想法與創意上互相激盪
也可以為了未來 [老房子俱樂部]更大的計畫做準備
讓我們一起搭上黃金梅莉號 出發吧
Design Share Apartment (DSA) 設計公寓
前言-
在東京六本木有個「share space」的藝術工作聚落, 一大群藝術家聯合起來跟森集團的辦公大樓租了個100坪的空間, 每個藝術工作室平均只有2坪大,他們一起創作、一起分擔房租, 創造出過去分散時遠比不上的經濟產值。

大多數人總認為藝術工作者和一般企業的工作者不同,過著晨昏顛倒、冥想比創作多的生活,不過在東京卻有個讓人完全刮目相看的例子。一群年輕藝術家,在鼓吹藝術生活的森建築集團幫助下,在東京六本木成立了一個名為「Co-lab」的創意工作者聚落,提出了「有紀律的集體創作」概念,以彈性而靈活的合作方式,尋找新世代創意工作的可能性。

在超過一百坪的挑高空間中,包括作家、裝置藝術家、插畫家、服裝設計師、攝影師、建築師、家飾設計者、美學評論家、動畫工作者等創意工作者齊聚一堂,依照不同專長,兩到三個人為一個單位,成立各自獨立的公司或事務所。

互相支持並一起爭取工作
Co-lab位於六本木區森集團所興建的辦公大廈,由該集團文化部門以優惠的折扣出租給這一個藝術社群。他們以每月兩萬日圓左右的租金,承租這百坪空間中的兩坪大小,與其他創作者比鄰而居。「創作者最常遭遇的難題,是容易陷入思考的瓶頸,跟獨自創作帶來的倦怠,」Co-lab的發起人,同時也是「松井亮建築事務所」的負責人,二十八歲的松井亮如是說。但是透過Co-lab這樣的空間規劃,創作者可以隨時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交換意見,激蕩出思想的火花。

此外,這些創作者會互相合作,爭取需要跨領域專長的設計案,「在我一個建築設計案中,另一位Pattern designer,就提供了照明設計方面的協助,使我的設計概念更完整地被實現,」松井亮表示。成員們更一起舉辦聯展、尋求贊助,不像多數的創意者,不是以徹底的個體戶型態存活,就是犧牲創作自由,進入安穩但創作容易定型的大型企業工作。

「這樣的型式,可以讓我以顧問身分彈性接案,也可以透過人際網路,在需要時尋求其他人支援,」一位自由撰稿人表示。這種極端彈性的工作模式,讓人想起英國管理學家查理斯.韓第(Charles Handy)《在大象與跳蚤》一書中所說的「跳蚤型」獨立工作者型態。這樣的工作方式,似乎對臺灣近幾年大力提倡的創意產業,不論是政策規劃者或者身在其中的工作者,示範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向。

挑戰世界級建築案的年輕建築師——松井亮(Ryo Matsui)
具有建築學士和藝術碩士的他,早在學生時代就獲獎無數,獎學金、學生建築獎、一流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,都在畢業前到手,但卻選擇一畢業就創業。甚至以初生之犢,參加紐約世貿大樓重建及911紀念館的競圖,「我只是想試試看,自己的能力到哪里,夠不夠格站上世界舞臺。」

玩弄光線的魔術師──長岡勉(Ben Nagaoka)
出身自有日本「media lab」 之稱、師法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慶應大學湘南分校(SFC, Keio University),Ben從學生時代起,就嘗試在建築、設計、科技的交界處尋找創作的題材,也是第一個提出Co-lab概念的人。他近年來的創作集中,重點在玩弄光線的燈光設計上。

創造科幻小說般場景的東大建築師──日高仁(Jin Hidaka)
廣島市出身的建築師、媒體藝術家,不斷嘗試利用科技、燈光、多媒體技術、以及各種不同的素材,將建築以及人類生活場域的可能性,推至想像力的極限。早在東大建築系讀書時,他就開始Responsive Environment的研究,向建築界及裝置藝術家呈現他對未來建築的狂野想像,以及具東方色彩的電子藝術。

二人組的家飾、傢俱設計師──佐藤隆一(Ryuichi Sato)&松本直子(Naoko Matsumoto)
1999年在東京成立Flask工作室的佐藤與松本兩人,創作的核心在於將人類日常中的細微情感,以隱喻的方式,透過產品設計表現出來。他們是用產品說故事的人,每一個設計都隱含著他們想與使用者、觀賞者溝通的概念。

探索新界線的建築師、設計家──田中陽明 (Haruaki Tanaka)
大學畢業後進入建築事務所擔任建築師的田中,於97年重回校園,進入慶應大學SFC環境情報學科。順應當時電腦網路、繪圖技術的急速進步,開始探究傳統建築之外的可能。他的作品中常展現出一種時空錯置感,將不相干的物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,展現出一種混搭的設計與矛盾的美感。

在圖樣中尋求哲學意義的設計師──福津宣人 (Nobuto Fukutsu)
1969年生,宮城縣出身的福津,有一套有趣的創作哲學,他以「水珠圖樣」為創作的基本素材,再同中求異地改變水珠的形狀、大小、顏色、方向,組合排列出各種圖樣,甚至是人物肖像。他的作品曾在日本、中國、斯里蘭卡舉辦個展及參加聯覽。

虛擬世界的書寫者──SHINJO, ken-ichi
做為一個創作小說、遊戲腳本、遊戲故事、寫實故事等文體的多產作家,ken-ichi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曾參與RPG遊戲超級大作──Final Fantasy X(太空戰士)的故事發展與腳本撰寫,並出版了一系列關於FFX的著作。身為Co-lab中的專業寫手,他也撰文替這個新藝術工作型態及成果作品進行宣傳。目前他主要的精力花在一部描寫日本網路上癮族、寓宅族的小說上。

2D視覺創造3D效果的圖樣設計師──野老朝雄 (Asao Tokolo)
東京造形大學學士、英國建築協會學院(AA School, UK)碩士,專長在建築、設計、美術,2001年開始從事「Tokolo Pattern」的圖樣設計,並兼任武藏野大學的講師。
網站:http://www.tokolo.com http://ub.am

跨界的平面設計師──Sachiko Hamanaka
24歲進入唱片業的Sachiko Hamanaka,從唱片封面做起,日本著名樂團Dragon Ash的CD封面,就數度出自她手中。2004年自立門戶後,開始承接各類平面設計的案子。

初出茅廬的設計新秀──春日亞紀(AKI)
2004年才剛從文星藝術大學拿到視覺設計學位的AKI,在短短一年多,已在東京設計界小有知名度。2005年原宿設計藝術節、表參道上Levis旗艦店所舉辦的設計新銳展中,都可以看見她的作品。

專案名稱:Design Share Apartment (DSA)設計公寓
平台定位: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的平行整合共用空間
專案地點:台南市民生路一段211-1號
空間大小:一樓12坪 二樓14坪 三樓6坪
經營理念:資源共享 小成本創造大創意 更大型合作企劃的先行實驗
專案內容:透過share space的概念,將一群具有相同理念卻有不同營業性質的設計師組成共同空間;因集結空間設計、景觀設計、平面網頁設計、文化工作、旅行規劃設計等各行業專業人才,基本上以分攤空間租金降低成本為主,但更大的優勢在於異業資源的平行整合,不僅可以交流經驗與專業激起更大的創意,更可將客戶資源充分利用,創造更有利的成長空間。

成本降低項目:櫃台人員、總機系統、電話裝設、網路設備、辦公空間、洽談空間、辦公設備。
業務提昇項目:客戶來源、主題講座、團體開發、媒體披露、資源共享。

參與成員:
旅行也可以量身設計──游智惟(Yu chih wei)
台北出生宜蘭人後移居台南,愛上府城生活氣息與緩慢步調達13年,持續中。喜自主旅行和與人天南地北聊天,到過中國、日本、香港、泰國、柬埔寨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印尼、澳洲、夏威夷、美國等地,經過15次旅行後認為旅行是嘗試改變人類行為思考的最佳方式,於是成立自在嬉遊幸福假期專賣店。賣幸福、辦旅行、搞講座、發起台南老房子俱樂部計畫,想開一間只有雙手張開寬的民宿在未來計畫中。

將理性與感性放入空間規劃──林銘一(willine lin)
求學時代捨機械專業轉攻空間設計與規劃,憑藉著對於生活異於常人的熱情豐富體驗,喜愛閒置資源再生與利用老東西賦予新生命之創意;以純一為名,各案均以從裡而外徹底實踐單純、簡約、內斂、潔淨、環保等要素,創造出獨樹一格的個人風格。生活重心以設計、衝浪、美食、文化探討研究為糧食,堅信唯有會享受生活的設計工作者,才能創造符合需求者的生活設計。

景觀設計、設計觀景,從景中觀景──潘俊元(PAN)
於北部大型景觀設計公司服務多年,最大的夢想是到墾丁開設一家屬於自己的衝浪公寓。尊重大自然、注重文化內涵,將設計回歸到以人為本的出發點,用景觀設計幫助人們實現對於環境的夢想。

天使之手的花藝工作者──陳虹君
結合「創意」與「感受」,不單只是在花材與花器中有許多跳脫傳統想法的創意手法,對於植物在空間中如何與空間結合呈現絕佳美感,也有不凡的精彩表現,利用不同色彩搭配、傢飾與器皿來營造空間氛圍,具有全盤的現代時尚與古典文化觀點。除了美感創意文化的互動外,如何透過花藝延伸需求者的「感動價值」更是所追求的最終價值。

在迷路中成長的多元創意工作──林育嫻(Emily Lin)
年記最輕的的創意設計者,專長在文字、平面設計、多媒體設計、網頁設計等的多元工作者,2005年開始脫離傳統設計公司,投入SOHO個人創作接案並加入「HAM Gallery」團隊的活動企劃與協助,並兼任多家公司的設計指導顧問。個人品牌「鹹魚Design work shop」,取自「育嫺有餘」設計可協助業主「鹹魚翻身」之意含,將文字與設計專才集於一身,為未來可期的創意明日之星。

合作模式:
由自在嬉遊依現有空間分割,將一樓作為公共使用空間,二樓劃分為數個辦公單位供設計師進駐分租。設計師可利用共用空間洽談,並使用空間中之傳真機,多功能事務機,網路系統,電話總機系統,與投影機等設備。每月給付固定租金予自在嬉遊,取得空間共同使用之權利。

施工期間:2006/12/1-2006/12/15
網站:dsa.idv.st

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

閱讀。安藤忠雄與建築旅行

七月 06, 2007

來自日本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,
在2007年6月9日,在台北的小巨蛋;
舉辦了一場號稱史上最大建築佈道大會的公益演講會,
到場的人數超過了萬人以上。
自學成功的建築師、沒有學位,沒有大師傳授。
職業拳手、貨車司機、建築師。
清水混凝土、光線、水與木頭。



旅行,造就了人
我仍舊探訪著世界上的城市,穿梭漫遊在大大小小的通路與街道,
一再地行走、逗留在綿延不絕的巷弄裡而留下我的足跡。
緊張與不安當中一個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,因著孤獨而感到嚴苛、迷惘,甚至不知所措。
但總是能在那當中找出一條活路,順利地全身而退,並繼續邁向下一個旅程。……

我的人生也可算是一段旅程吧。
在沒有接受專門教育的狀況下而志向建築這件事情,
就如同獨自在緊張與不安下迷失在一個陌生地方一樣。
然而像現在這樣回過頭來看,我寧可將那視為是因在那苦難中以體驗作為食糧,
自己才得以一直生存到現在。
旅行,也造就了建築家。

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

閱讀。學蓋茲用創投做公益

七月 02, 2007

本篇文章摘自: 商業周刊第 1023 期
作者:曠文琪

交出趨勢科技執行長大位後,張明正花了兩年時間摸索第四度創業,
他選擇投入剛萌芽的社會企業,並找到了自我。

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,又創業了!創業前,
他準備了兩年,還參加面試!

「你為什麼要做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?」「為什麼不捐錢就好?」「你有多大的決心?」。二○○六年八月,在美國加州一個簡單的辦公室裡,張明正與妻子陳怡蓁並肩而坐,會議桌對面的人尖銳並如連珠炮般,丟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質問。張明正表情嚴肅,字字斟酌的,清楚描述對未來的夢想……

爭取社會企業學習機會 大老闆努力準備兩年

這裡,是由惠普創辦人惠烈(William Hewlett)以他與妻子為名所成立的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基金會,每年只提供約二十個名額,訓練做社會企業的人才,並且到非洲等地實地考察。兩個動輒談判訂單金額上億的創業家,為了爭取這個名額,緊張惶恐如第一次面試工作般,只因為,「社會企業的個案經驗太難求,我們非常渴望。」張明正說。

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,是張明正這次創業的目標,這是他一生中的第四次創業,張明正在第三次創業才成立了趨勢科技。

社會企業是目前全球熱切討論的新議題。根據英國貿易及工業部所定義的社會企業,雖然本身是企業的型態,而且要有獲利,但主要目的是改善社會,盈利是用來投資於企業本身或社會,而非為了替股東謀取最大利益。

最標準的例子,就是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尤努斯。他所創辦的鄉村銀行,給窮人貸款,銀行本身可以獲利回收,但是也有效率的解決了孟加拉的窮人問題。

尤努斯帶來的觀念是,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首先要盡可能地收回成本,然後才能談到更多的慈善和社會責任。 「這次創業,是要跟著我到最後的,我還要讓它可以IPO(首次公開募股)上市!」「現在有種又有一波要上來的感覺,很興奮!」透過越洋電話,人在美國的張明正興奮的說著。

兩年前把執行長位子交棒出去後,這一年,張明正淡出舞台,不再跟媒體接觸。他說,「因為,我每天都在改變,都在摸索……」

「我這兩年其實想了很多,企業只向股東利益負責就夠了嗎?.應該還要對社會負責吧?」「過去我們花這麼多的資源,犧牲了這麼多,只是成就一個企業,到底值不值得?」張明正訴說。「我覺得做這個(編按:社會企業)能夠解答我的疑惑。」

不過,為了找到這個答案,張明正足足花了兩年的時間。

值得的是,他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,也意外尋找到自我。

故事從二○○四年的一場頒獎典禮開始。「大家注意看,我數1、2、3之後,這東西就會黏在我手上,」透過頂尖財經媒體CNBC的全球轉播,全球觀眾都看到剛得到亞洲年度創新人物獎的得主——張明正,竟然用右手拿起剛出爐的獎座,開始變起魔術,當「1、2、3」數完,他猛地鬆開右手五根手指,獎座真的黏在手掌上沒掉下,台下掌聲響起。

觀眾們不知道,這是張明正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以執行長的身分變魔術了。喜歡變化的張明正在趨勢業務成熟穩定後,○四年十一月,宣布把執行長之位交棒給陳怡樺。

勾勒新事業方向 要獲利,還要活一兩百年

「雖然有心理準備,到實際退下來的時候,還是差別很大。以前一年的行事曆都排好,但是現在一個月後會怎樣都很難預料,那會讓人慌的。」「我就想,很多大老闆不是退休後就先跑去做創投或投資嗎?我有管理專業,去投資應該沒問題。」 結果如何?「哈哈,很慘!這根本是不理性的市場,不是你以為有能力就可以的。」張明正歷經半年的股票投資,最後認賠出場。

同時間,張明正也問自己,為何不就單純的享受半退休的生活?「但我總覺得不夠,不滿足,」

怎麼會這樣?為了尋找答案,「我就跑去禪坐,一天八小時不說話去反省自我,大量閱讀心理學的書,去跟認識的心理醫生一直聊,試圖找出,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

「哈哈,這兩年,我最大的收穫是認識自己。」

「我想要跟一群有快樂與愛心、很聰明的人,一起追求一個理想,那才會有熱情,人要對一件事情有熱情,才可能做得好。」張明正說到這,忽然想到,這似乎是當年趨勢創業成功的原因。「不過,只追求商業利益對我而言,已經不夠了。」

「我看『辛德勒的名單』,哇!那就像鏡子照到我的心情,人生可以追求的是比財富更多的。」同時,張明正看到微軟創辦人比爾‧蓋茲(Bill Gates),宣布退休後將要投入慈善基金會,要以有效率的商業管理來經營非營利組織。現在,全球給予這種有營利經營能力,而又能回饋社會的組織,命名為「社會企業」。張明正未來的道路慢慢點了出來。

他也要發揮自己的經營能力去做公益,「我只是對自己誠實點,你也別說我是好人或是善人!」張明正說。

找到了方向。張明正跟妻子陳怡蓁在全球奔波,他們跟企管大師彼得‧聖吉討論社會企業的未來,去日本與菲律賓考察,到台灣的庇護工廠看實際操作,最後站在由美國惠普創辦人惠烈所成立的基金會辦公室,接受嚴苛的面試。 在一次一次的訪談與觀察中。張明正勾勒出新事業的明確未來。他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名作家王文華作為創業夥伴。把新公司取名為「若水」,引自道德經中的「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」

王文華解釋,以有限公司模式成立的若水,定位如慈善創投,協助投資符合社會企業定義的公司成立外,還會免費提供一些非營利組織做顧問諮詢。甚至,如果若水本身看到合適的型態,也可以自己成立社會企業經營。

張明正談起未來滔滔不絕,「我們可以培養台灣失業人才輸出,透過網路教導全世界中文,」「又或著,大家都說可可油最健康,但是很難買到。我可以透過在菲律賓的關係,去輔導與投資那邊的弱勢族群成立通路,然後行銷到全世界。雖然,回收時間會慢很多,但是,卻是真正可行並且能解決窮人問題的模式。」

然而,獲利也是公司重要目標。「我最後的目標還要讓它變成IPO呢!為什麼做公益非得要苦哈哈?我要給他們很好的薪水,我就是要建立一個典範,讓這個企業可以活一兩百年!」

問張明正擔不擔心,別人會挑戰若水只是個披著公益形象表皮的企業而已?他說,自己的界線很清楚。「我現在評估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第一考量是社會貢獻與意義,第二,才是獲利,」「唉呀!我不Care,日久見人心。」

「我認同若水本身就是個社會企業,而且應該被鼓勵,這與國外綠色創投的概念也很像。」政大EMBA非營利組織召集人黃秉德說,但他也預料,社會企業這個觀念在台灣還太新,張明正要闖出這條路,並不容易。

「當年我創趨勢時,大家也說不可能……」張明正大笑。如果真要說有擔心的事情,就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。 不過,若問張明正他目前如何給若水訂立目標,他也老實的回答:「這需要很有耐心,我的短期目標還無法量化,而是先在台灣找到對的人……,這個(指社會企業)太新。我那時搞趨勢也花了二十年。」

以前站在舞臺上 現在要幫助別人站上舞臺

他的確還一直在摸索中。張明正接受《商業周刊》 三次電話越洋專訪。第一次他談自我探索,第二次談的是他對新事業的想像。第三次則是意料之外的,是他主動打來,只為了回答一個記者先前問他的問題。

電話那頭的他剛從歐洲抵達美國。一下機,他打了通電話來,迫切的說著:「妳問我對這件事情承諾有多深?我在坐飛機回來的十一個小時裡,很認真的想了想……」

張明正是這樣說的:「為了要做這個,我覺得自己也在Transform(變身)。從習慣爭到不爭。以前我在商業環境就是要爭,為了效率可能犧牲了子弟兵。我談Leadership(領導力),就是有魅力,讓別人做我想要他們做的事情。但是在這邊,我不能再用同樣的方式。我必須要傾聽被幫助的人,這樣,大家才會有熱情把事情給做好。」

「從站在舞台上,但現在要準備幫助別人站上舞台,不容易。」

最難的呢?「是自省,比如說,我做公益,但別人不做,我若認為別人不認同自己,是不對的。或是我做了很棒的事情,很驕傲,那就很容易路越走越窄。」

琢磨自己自覺的力量,張明正形容自己是把心敞開了。他的轉變看在妻子陳怡蓁眼裡,她說,「這兩年,他讓身邊的人覺得很輕鬆。」

對話最後的結尾是,「這條路走下去,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Business了。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Commitment(承諾),但是我不斷在準備,在改變。」

這個總被人說童心未泯的企業家。這次,靜下心來,嚴肅地準備對他自己的人生,希望施展另一個大魔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