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

米果筆下的自在嬉。游

「宜蘭囝仔」游智惟的台南老房子俱樂部

本文轉自 米果【私‧生活意見】





去年冬天,在一次臨時吆喝的部落客聚會,結識了台南北上的游智惟,聽他侃侃而談正在努力的台南老房子重生計畫,對我這個台南出生的異鄉遊子,除了欽佩之外,其實有很複雜的愧疚與汗顏。

當晚,我們在捷運站告別。他看著台北都會來往人潮,臉部浮現奇特的神情,那神情隱約透露旅者沈思的氣味。直到這年冬天,我騎著單車造訪台南民生路與西門路交接處的老屋,白色外牆搭配紅色「自在嬉遊」招牌,午後陽光亮閃閃,游智惟理著小平頭,穿著白襯衫與牛仔褲,談話偶爾被電話打斷。那一處老房子特有的歲月與智慧,加持了冬日暖陽的溫度,在台南生活了十五年的宜蘭囝仔,說起他對府城老房子的情感,一年前在台北捷運站那一抹旅人的神情,總算有了答案。

在台南讀書,在台南工作,之後在台南創業。游智惟說,台南是一個適合散步和騎腳踏車的都市,「任何一家店,只要招牌不太新,他們賣的東西,都很好吃!」游智惟指著店門口對街的新美街,說那裡的排骨飯、意麵、水餃,他已經吃了好多年了。


旅行與老房子

早先,游智惟賣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,在大型健身俱樂部做行銷,他跟客戶的關係,不只是商品的連結,他們會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,他從台南人身上,看到台南人的脾氣,也看到他們對這個城市複雜而堅持的情感。他常聽人說,台南像一個沒落的貴族,但他以為,台南不是沒落,而是低調。他開始迷戀這個城市的老房子,為房子拍照,找尋它們的身世,繪製老房子地圖,甚至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幫老房子重生找一個優美的新生命。

一開始發想的時候,十個人當中,有八個人沒興趣,聽得入迷的兩個人,竟然都是愛旅行的人。於是,游智惟辭掉工作,開始經營他的「旅行概念店」,最早在東豐路,兩年前遷到民生路這座老屋,是同學家裡的房子,早期是西服店,經過裝修,古式拉門,白板底下一排「椅頭啊」,店內沒有所謂旅行社的喧嚷,反倒有書櫃,有老式收音機;衝浪板掛在天花板;卡爾維諾的著作《如果在冬夜,一個旅人》躺在落地窗前;古意的石雕掛著廟宇的紅色平安符……

游智惟說,他做旅遊,不是為了旅行,而是想要分享。他不做傳統的旅行團,他幫許多想要自助旅行、卻不敢踏出第一步的人圓夢。「我們這裡好像是一所學校,教人去完成夢想,所以,這裡是『勇氣專賣店』。以前在店內辦講座的時候,連樓梯都擠滿人,後來台南誠品提供更寬闊的場地,光是2006年,我們就辦了50場講座。」

不一樣的台南歇腳概念

牆上有那些終於勇敢出國旅行的朋友捎來明信片,那些人,往後也許都會成為游智惟推動老房子俱樂部的伙伴。而今,游智惟在平日努力他的旅行概念,假日則努力進行他的老房子計畫。他帶領年輕學子與社區大學學員做老房子導覽,他也去學校講課,他希望來台南旅遊的人,不是倉促帶走安平蝦捲豆花,或快速品嚐武廟旁的冬瓜茶就離開,他覺得台南舊城風華與人情味最迷人。他計畫租下西門路另一側的大菜市老房子,改裝成背包客可以歇腳的「招待所」或「客棧」,讓他們有機會在老街廓散步,吃小巷內的在地人滋味,他甚至計畫讓民權路老街的舊房子可以變成府城深度旅遊的歇腳處,「一樓奉茶用餐,二樓掛著紋帳的大通舖,三樓可以辦講座……」游智惟講到他的老房子計畫,又提及市區某處老屋因為新建案推出而拆除的惋惜感,映照著店外的黃昏街景,雖然生長在宜蘭,但是府城人的脾氣,儼然上身。

不管是從小生長在台南,或從異鄉來到此地讀書創業的人,像游智惟這樣鍾情於老房子的年輕世代不少,東門城附近的「海域」,公園路氣象測候所對面的「奉茶」,民族路的「赤崁冰店」,還有青年路鐵道旁邊的「老房子」,孔廟對面的「窄門咖啡」,甚至成大周邊巷弄深處的獨棟老屋,餐廳、茶坊、二手書店、藝文空間、畫廊……,新營業生態包裹著台南人好客的熱情,在老屋老靈魂的軀殼裡,緩緩醞釀一股活化重生的氣味。

從游智惟身上,看到異鄉客的理想熱情,也看到如我這般,即便不在故鄉,也依然懸念的情懷,這應該是旅遊導覽手冊看不到的深邃魅力吧!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