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

閱讀。學蓋茲用創投做公益

七月 02, 2007

本篇文章摘自: 商業周刊第 1023 期
作者:曠文琪

交出趨勢科技執行長大位後,張明正花了兩年時間摸索第四度創業,
他選擇投入剛萌芽的社會企業,並找到了自我。

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,又創業了!創業前,
他準備了兩年,還參加面試!

「你為什麼要做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?」「為什麼不捐錢就好?」「你有多大的決心?」。二○○六年八月,在美國加州一個簡單的辦公室裡,張明正與妻子陳怡蓁並肩而坐,會議桌對面的人尖銳並如連珠炮般,丟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質問。張明正表情嚴肅,字字斟酌的,清楚描述對未來的夢想……

爭取社會企業學習機會 大老闆努力準備兩年

這裡,是由惠普創辦人惠烈(William Hewlett)以他與妻子為名所成立的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基金會,每年只提供約二十個名額,訓練做社會企業的人才,並且到非洲等地實地考察。兩個動輒談判訂單金額上億的創業家,為了爭取這個名額,緊張惶恐如第一次面試工作般,只因為,「社會企業的個案經驗太難求,我們非常渴望。」張明正說。

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,是張明正這次創業的目標,這是他一生中的第四次創業,張明正在第三次創業才成立了趨勢科技。

社會企業是目前全球熱切討論的新議題。根據英國貿易及工業部所定義的社會企業,雖然本身是企業的型態,而且要有獲利,但主要目的是改善社會,盈利是用來投資於企業本身或社會,而非為了替股東謀取最大利益。

最標準的例子,就是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尤努斯。他所創辦的鄉村銀行,給窮人貸款,銀行本身可以獲利回收,但是也有效率的解決了孟加拉的窮人問題。

尤努斯帶來的觀念是,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首先要盡可能地收回成本,然後才能談到更多的慈善和社會責任。 「這次創業,是要跟著我到最後的,我還要讓它可以IPO(首次公開募股)上市!」「現在有種又有一波要上來的感覺,很興奮!」透過越洋電話,人在美國的張明正興奮的說著。

兩年前把執行長位子交棒出去後,這一年,張明正淡出舞台,不再跟媒體接觸。他說,「因為,我每天都在改變,都在摸索……」

「我這兩年其實想了很多,企業只向股東利益負責就夠了嗎?.應該還要對社會負責吧?」「過去我們花這麼多的資源,犧牲了這麼多,只是成就一個企業,到底值不值得?」張明正訴說。「我覺得做這個(編按:社會企業)能夠解答我的疑惑。」

不過,為了找到這個答案,張明正足足花了兩年的時間。

值得的是,他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,也意外尋找到自我。

故事從二○○四年的一場頒獎典禮開始。「大家注意看,我數1、2、3之後,這東西就會黏在我手上,」透過頂尖財經媒體CNBC的全球轉播,全球觀眾都看到剛得到亞洲年度創新人物獎的得主——張明正,竟然用右手拿起剛出爐的獎座,開始變起魔術,當「1、2、3」數完,他猛地鬆開右手五根手指,獎座真的黏在手掌上沒掉下,台下掌聲響起。

觀眾們不知道,這是張明正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以執行長的身分變魔術了。喜歡變化的張明正在趨勢業務成熟穩定後,○四年十一月,宣布把執行長之位交棒給陳怡樺。

勾勒新事業方向 要獲利,還要活一兩百年

「雖然有心理準備,到實際退下來的時候,還是差別很大。以前一年的行事曆都排好,但是現在一個月後會怎樣都很難預料,那會讓人慌的。」「我就想,很多大老闆不是退休後就先跑去做創投或投資嗎?我有管理專業,去投資應該沒問題。」 結果如何?「哈哈,很慘!這根本是不理性的市場,不是你以為有能力就可以的。」張明正歷經半年的股票投資,最後認賠出場。

同時間,張明正也問自己,為何不就單純的享受半退休的生活?「但我總覺得不夠,不滿足,」

怎麼會這樣?為了尋找答案,「我就跑去禪坐,一天八小時不說話去反省自我,大量閱讀心理學的書,去跟認識的心理醫生一直聊,試圖找出,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

「哈哈,這兩年,我最大的收穫是認識自己。」

「我想要跟一群有快樂與愛心、很聰明的人,一起追求一個理想,那才會有熱情,人要對一件事情有熱情,才可能做得好。」張明正說到這,忽然想到,這似乎是當年趨勢創業成功的原因。「不過,只追求商業利益對我而言,已經不夠了。」

「我看『辛德勒的名單』,哇!那就像鏡子照到我的心情,人生可以追求的是比財富更多的。」同時,張明正看到微軟創辦人比爾‧蓋茲(Bill Gates),宣布退休後將要投入慈善基金會,要以有效率的商業管理來經營非營利組織。現在,全球給予這種有營利經營能力,而又能回饋社會的組織,命名為「社會企業」。張明正未來的道路慢慢點了出來。

他也要發揮自己的經營能力去做公益,「我只是對自己誠實點,你也別說我是好人或是善人!」張明正說。

找到了方向。張明正跟妻子陳怡蓁在全球奔波,他們跟企管大師彼得‧聖吉討論社會企業的未來,去日本與菲律賓考察,到台灣的庇護工廠看實際操作,最後站在由美國惠普創辦人惠烈所成立的基金會辦公室,接受嚴苛的面試。 在一次一次的訪談與觀察中。張明正勾勒出新事業的明確未來。他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名作家王文華作為創業夥伴。把新公司取名為「若水」,引自道德經中的「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」

王文華解釋,以有限公司模式成立的若水,定位如慈善創投,協助投資符合社會企業定義的公司成立外,還會免費提供一些非營利組織做顧問諮詢。甚至,如果若水本身看到合適的型態,也可以自己成立社會企業經營。

張明正談起未來滔滔不絕,「我們可以培養台灣失業人才輸出,透過網路教導全世界中文,」「又或著,大家都說可可油最健康,但是很難買到。我可以透過在菲律賓的關係,去輔導與投資那邊的弱勢族群成立通路,然後行銷到全世界。雖然,回收時間會慢很多,但是,卻是真正可行並且能解決窮人問題的模式。」

然而,獲利也是公司重要目標。「我最後的目標還要讓它變成IPO呢!為什麼做公益非得要苦哈哈?我要給他們很好的薪水,我就是要建立一個典範,讓這個企業可以活一兩百年!」

問張明正擔不擔心,別人會挑戰若水只是個披著公益形象表皮的企業而已?他說,自己的界線很清楚。「我現在評估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第一考量是社會貢獻與意義,第二,才是獲利,」「唉呀!我不Care,日久見人心。」

「我認同若水本身就是個社會企業,而且應該被鼓勵,這與國外綠色創投的概念也很像。」政大EMBA非營利組織召集人黃秉德說,但他也預料,社會企業這個觀念在台灣還太新,張明正要闖出這條路,並不容易。

「當年我創趨勢時,大家也說不可能……」張明正大笑。如果真要說有擔心的事情,就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。 不過,若問張明正他目前如何給若水訂立目標,他也老實的回答:「這需要很有耐心,我的短期目標還無法量化,而是先在台灣找到對的人……,這個(指社會企業)太新。我那時搞趨勢也花了二十年。」

以前站在舞臺上 現在要幫助別人站上舞臺

他的確還一直在摸索中。張明正接受《商業周刊》 三次電話越洋專訪。第一次他談自我探索,第二次談的是他對新事業的想像。第三次則是意料之外的,是他主動打來,只為了回答一個記者先前問他的問題。

電話那頭的他剛從歐洲抵達美國。一下機,他打了通電話來,迫切的說著:「妳問我對這件事情承諾有多深?我在坐飛機回來的十一個小時裡,很認真的想了想……」

張明正是這樣說的:「為了要做這個,我覺得自己也在Transform(變身)。從習慣爭到不爭。以前我在商業環境就是要爭,為了效率可能犧牲了子弟兵。我談Leadership(領導力),就是有魅力,讓別人做我想要他們做的事情。但是在這邊,我不能再用同樣的方式。我必須要傾聽被幫助的人,這樣,大家才會有熱情把事情給做好。」

「從站在舞台上,但現在要準備幫助別人站上舞台,不容易。」

最難的呢?「是自省,比如說,我做公益,但別人不做,我若認為別人不認同自己,是不對的。或是我做了很棒的事情,很驕傲,那就很容易路越走越窄。」

琢磨自己自覺的力量,張明正形容自己是把心敞開了。他的轉變看在妻子陳怡蓁眼裡,她說,「這兩年,他讓身邊的人覺得很輕鬆。」

對話最後的結尾是,「這條路走下去,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Business了。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Commitment(承諾),但是我不斷在準備,在改變。」

這個總被人說童心未泯的企業家。這次,靜下心來,嚴肅地準備對他自己的人生,希望施展另一個大魔術。

沒有留言: